体验职业,发现自己,启迪未来。2022年“5.1国际劳动节“前夕,上海市教委职成教处官方颁布2022年上海市职业体验日官方宣传海报作品,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4位学生的海报制作成功入选,其中,刘亚婷同学制作的海报《遇见未来的自己》(横版与竖版),更是被指定为今年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官方宣传海报,排在官方公众号推文中优秀作品的第一位。群星学子以自己的劳动为上海职教艰苦战“疫”的底色抹上了一层绚丽的亮色,为线上教学的老师和线上学习的中职生奏响着奋进者的旋律,为国际劳动节做出了职教人辛勤劳动的最好诠释。
刘亚婷同学海报作品


群星职校的入选作品,一幅是1907班刘亚婷同学的,指导老师是仲昱晓;一幅是1907张宇星同学的,指导老师是沈慧婷;一幅是2006班李大纲同学的,指导老师是丁宁;一幅是2017班张新月同学的,指导老师惠涵。
回首刚刚过去的经历,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扎实的过程比出彩的结果更重要。
回顾这一难忘的过程,我们明显地感悟到:教学实践,学生参赛,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协作指导,开阔眼界,不断改进,坚持不懈,稳定心态,重在过程。
领下征集令,青年当先锋
今年是“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十周年。2月17日,上海教育技术装备公众号发出征集令:“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活动”海报征集开始。
十年来,群星职校年年参加举办“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活动”,以五彩缤纷的形式、热情似火的待客、娴熟自信的技能,让数以万计的体验者特别是中小学生“遇见未来的自己”。

群星职校动漫游戏专业再次领下征集令,开始了新的准备新的冲锋。其中平面设计组去年参加该活动,学生作品以微弱差距没有能够入选。今年3月,该组全面动员,组长布局,协同工作,项目引领,青年老师冲在前当先锋,都是学生的指导老师。这其中,青年老师仲昱晓指导的1907班刘亚婷同学的海报制作《遇见未来的自己》,更是脱颖而出。该海报造型丰富,大气醒目,配色简约醒目却不单调,突出了职业体验主题,体现五种以上不同职业人物,一举成为今年上海市学生职业体验日官方指定宣传海报,为今年的职业体验日宣传增色,为群星职校添彩,为群星学子争光。
校企协作与课程习作
疫情当下,群星职校教师团队采用“2+1”校企协作的方式,即2名专业课教师及1名企业专家共同线上授课,专业课教师负责理论授课、技能教学及教学质量监督。企业专家负责从商业的角度进行经验分享和案例拆解。此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李大纲同学作品图

入选作品中,2006班李大纲制作的海报与2017班张新月制作的海报,两幅作品是《全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第一个项目的习作,《全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数字影像技术专业的限定选修课,课程采用教学的“分布式”组织开展,满足学习的个性需求。即跨年级、跨课程、跨校企的教师协同备课团队,跨年级、混班制、小组式的同伴学习共同体。
重在过程与稳定心态
教育是个过程,教学也是个过程,参赛也要重在过程。为了扎实做好参赛这一过程,四位老师都把指导工作分阶段细化,比如仲昱晓老师是这样分解整个过程管理的:
前期工作
明确主题要求,分析往届作品。
指导过程
收集参考案例,确定设计风格。
创作环节
构图立意,组织画面,突出主题。
后期改稿
保证作品细节 稳定学生心态。
仲昱晓老师居家线上
指导学生创作海报

每个过程,都要有完成的重点,每个过程都扎实做到。以“后期改稿”这一过程为例,仲昱晓老师和其他几位指导老师是努力这样做的:
01
每日到工作室查看学生制作进度,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02
要求学生每天回家前把最新设计稿发给老师,形成定时发稿习惯;
03
学生本身设计和理解能力较强,思路能够与教师同步,行动也很快;
04
学生心态不稳定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努力,但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学会享受设计过程。
改了又改与换了又换
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学生学习创造与制作海报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改变与不断提升的过程,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随随便便的成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张宇星同学海报作品


张宇星同学感慨道:“海报的绘制过程也是我的一段难忘经历,手里的稿子改了又改,风格换了又换,甚至有些时候毫无进展,但是好在沈慧婷老师给我了很大的鼓励和指导。”
刘亚婷同学第一稿

刘亚婷同学说:“在仲昱晓老师的默契指导下,经历了多次改稿,终于确认了方向。在我看来,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投入了很多精力。”
张新月同学海报作品一稿二稿三稿



张新月这样说:“做海报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海报布局没灵感、文字排版不好看等问题,我会去网上找相关的素材,当然也要感谢老师的帮助。”
李大纲同学坦言:“在设计海报过程中,文字排版和字体设计是我所薄弱的也是重要的困难之一。在确定主副标题后,我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处理文字。最终将文字进行锐化处理,与曲线为主的图形元素结合,制作出“柔中带刚”的效果。从零开始的设计,到一稿和二稿的完成,自身坚持是关键之一,也十分感谢专业老师和企业专家的指导。”
坚持不懈与不断发现
过程是需要坚持的,一如战“疫”,坚持才能胜利,坚持才会胜利。学生绞尽脑汁的时候,学生毫无进展的时候,往往就是需要咬牙坚持的时候,往往就是感悟最深的时候,也是指导老师及时跟进和鼓励指导的时候,还是老师有所发现的时候。
刘亚婷同学说:“我几次和仲昱晓老师一起改稿到了晚上八点,非常感谢她对我的倾情栽培。”
李大纲同学海报作品一稿二稿




李大纲同学说:“这次参赛使我懂得并学着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看待作品,从而创作作品,拓宽思路,受益匪浅,为今后自身的发展路程做铺垫。”
张宇星同学说:“有点成绩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我们的目标而可以停滞不前。在人生旅途中,一点小小的成就只是一种助推器,而不是最根本的动力器,所以这将鞭策我更加努力,不断丰富自己!”
沈惠婷老师指导学生作品

指导老师沈惠婷说:“现在来看评选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她们参加评选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输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对手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及经验。我思故我在,通过这次的评选,学生们不断思考丰富了自我知识系统,经历过才懂得其中的辛苦,才理解收获的喜悦,相信这对学生以后走向社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指导老师丁宁感慨道:“教育重在发现,发现贵在教育。在这次活动指导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交流中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教学中敏锐的发现学生情绪的转变,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在指导的过程中,也是一次相互学习的过程,我更加清晰的意识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放大、挖掘潜力,缩小不足,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发现,捕捉,鼓励,敏锐,引导。学生的提升过程,何尝不是老师的进步过程呢?
指导老师惠涵有感:“这次比赛是对学生的一次锻炼,也是对作为老师的我多日来指导的一个总结。成绩的取得是对我们老师和学生付出的最好反馈,也深感还有许多不足及提高之处,但这次积累的宝贵经验会激励着我今后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与成长。”
指导老师仲昱晓展望道:“希望各位同学可以把握每一次机会,积极参与各项比赛,要懂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同时也不要放弃希望,万一下一个幸运儿就是你呢?”
张新月同学作品图

是的,扎实的过程比出彩的结果更重要。从来都是这样。有几位指导老师和同学都谦虚地说这次入选是个意外的收获意外的惊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其实,这不是个意外,功夫到了,自然就有惊喜,水到渠成,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体验职业,发现自己,启迪未来。奋斗者,正青春。谁有扎实的过程,谁就有出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