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群,我们身边总有些人特别容易生气,一气之下会说出伤害别人的话,事后又后悔不已,所以易怒人群同时也经常会承受坏脾气所带来的痛苦。那么,生气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所看到的,是每次父母之间出现问题时,他们的处理方式都是吵架、发脾气,那么,在孩子的世界中,就慢慢形成对处理矛盾的一个解读方式——用吵架和发脾气的方式解决。
发脾气就象武功戏中的拉开架势,架势摆得越足,内在的功力可能越浅。有时候,当一个人开始发脾气时,不是因为他太强大,而是因为他太害怕。
发脾气恰恰是因为内心的虚弱,需要借助于发脾气来掩饰自己内心中对于自己做错事情或是缺少能力的恐惧。
生气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语言化功能不足。所以容易生气的人会用行为的方式,比如打架、摔东西等等;或是将一些无法表达的情绪压抑下来,最终用使自己身体某个地方出现问题的方式得以表达。
了解了容易生气的原因,那么如何处理愤怒情绪呢?
4-7-8呼吸法是由亚利桑那州的Andrew Well博士发明的,这种方法非常简单,随时随地都可采用,开始前,我们需要先做准备,将吸入的空气吐干净,然后轻轻吸气,持续4秒,再屏住呼吸,内心默数7秒,最后是缓缓呼气,持续8秒。将以上一整套动作循环4-5次,我们的注意力就会渐渐集中在呼吸节奏上,给自己冷静的时间,负性情绪自然会慢慢平复。
感到生气的时候,不要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激发情绪的事件上,因为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越想越气的情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为情绪创造休息平复的时间。可以听听轻松舒缓的音乐、想想近期发生的趣事、到户外走走透气、陪宠物猫狗一起玩耍...做一些尽可能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让自己不再沉浸于生气的状态之中,当心情舒缓稳定后,我们的生理指征,如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也会慢慢下降。
倾诉,也是情感宣泄的一个最佳渠道,将过多的负面情绪憋在心里,只会导致心理能量失衡,对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感到生气的时候,可以向值得信赖的亲朋好友、心理咨询师进行倾诉,以获取心理慰藉,有时不一定需要获得正向的情感反馈,仅仅是将情绪说出口这一个举动,就已经有助于改善生气的情绪。
运动,可以分泌多巴胺、内啡肽、血清素等神经递质,它们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让我们产生愉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舒缓负面情绪。所以生气的时候,可以适当运动,打太极、练瑜伽、跑步、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要注意不要运动过量,也不建议马上进行高强度运动,这样有可能适得其反,损害身体健康。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运动,运动时间最好控制在20-30分钟内,到微微出汗的状态,且心情平复下来后,就可以停下休息了,切莫把运动当作情绪发泄的渠道哟。
来源:学校心理辅导中心